一、医疗器械种类多样,政策支持力度加大,市场规模突破6000亿元医疗器械,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、设备、器具、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、质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,包罗所需要的盘算机软件。联合原国家食药监总局《医疗器械分类目录》和医疗器械市场投融资特点,本研究将医疗器械产物分为10个大类,包罗:手术器械类、治疗类、医学成像类、生命支持及基础器械类、植入类、专科类、体外诊断类、临床检测器械类、康复器械类等。受早期海内工业起步晚、生产力生长水平低、基础研究落伍、研发技术人员匮乏等多种因素影响 ,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生长历程缓慢。
近年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各有关部委、国家药品监视治理局等部门一连公布多项政策,提出通过市场倒逼和工业政策引导,推动企业提高创新和研发能力,促进做优做强,提高工业集中度,配合驱动医疗器械行业的现代化和尺度化生长。总体而言,医疗器械领域政策主要集中在勉励医疗器械创新、进一步深化医疗器械审评审修正革、医疗器械尺度体系的建设、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的推行、分级诊疗政策动员下层医疗机构扩容、“医改”的纵深生长等。2019年7月31日,国务院公布《治理高值医用耗材革新方案》,正式开始深入治理医用耗材,规范医疗服务行为,控制医疗用度不合理增长。
这一举措是国家对药品“量价挂钩,统一采购”的延续和扩容。方案明确提出,2019年底前取消医用耗材加成,连续完善分类集中采购措施,对于临床用量较大、采购金额较高、临床使用较成熟、多家企业生产的高值医用耗材,按种别探索集中采购,勉励医疗机构团结开展带量谈判采购,努力探索跨省同盟采购。
2020年1月14日,《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》出炉,清单中包罗金属骨牢固器械、导丝、耳内假体、髋枢纽假体、颅骨矫形器械等18种医疗器械。随着医疗器械政策情况 连续改善 ,国产自主创新器械不停问世,资本助力行业加速吞并重组,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连续增长。
2014-2018年,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556亿元连续增长至5304亿元,五年间市场规模扩大了一倍,年均增长率约20.0%,根据20%的同比增长率估算,预计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到达7700亿元。二、工业链上游生长迅速,中游市场集中度低,下游扩容空间大从医疗器械工业链来看:上游主要是医疗器械用原质料、零部件供应、第三方服务等;中游主要是医疗器械、耗材、IVD所需试剂等;下游主要是 各种医疗机构,包罗公立医院、中小型民营医院、独立磨练机构、私人客户等。
整体来看,医疗器械工业链上游技术日渐成熟,生长速度较快,对入口原质料、零部件及生物制剂产物的依赖度逐渐降低,国产替代入口成为生长主旋律。工业链中游产物研发投入不足,缺乏自主创新,市场集中度低。大部门国产医疗器械缺乏先进高附加值的创新产物,部门关键焦点技术尚未完全攻克,技术水平和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。
医疗器械行业下游扩容空间大,磨练器械、家用医疗器械、康复器械需求增加。这主要 是受三 方面因素影响:一是政策拉动下层医疗机构扩容,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增加;二是为满足患者对精准医疗的需求,独立磨练机构生长增速;三是随着老龄化的深入和人们对康健生活关注度的提升,体检机构和家用医疗设备需求上升。三、2017年行业投资大发作,随后逐步回归到“精挑细选”价值投资近年来,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逐渐成为资本市场新宠,但受整体经济情况影响,2018年以来,医疗器械市场投资的盲目狂热逐渐褪去,回归到“精挑细选”价值投资。陪同着整个行业的快速生长,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已进入洗牌时期,以代销、仿制、生产低值耗材为主营业务的低技术含量、低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将会被淘汰,而享有政策优惠,注重研发和创新的高科技医疗器械公司,也将抓住机缘,整合优势,高速生长。
2014-2019年,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累计披露投资案例1548起,披露投资金额833.6亿元。其中,2017年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投资大发作的一年,投资案例数、投资金额双双到达历年峰值,其中披露投资案例361起,同比增长31.8%,投资金额达236.3亿元,同比增长36.5%。2018年,随着投资市场逐渐趋于理性,投资者在对投资标的的选取上变得审慎,越发倾向于投资真正具备技术壁垒的创新企业。
受整体经济情况的影响,2019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投资显着下滑,披露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划分同比下降了53.5%、56.1%。随着国家对医疗器械利好政策的不停兑现,叠加工业链上游、中游国产替代速度加速,下游下层医疗机构扩容、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带来的需求增长,技术实力雄厚的研发驱动型企业的利润逐年增加,以研发和创新为主的医疗器械公司规模将日益扩大。
此外,行业生长处在厘革时期, 优胜劣汰将进一步加速行业整合,经由近年市场的打磨和产物的迭代,投资机构倾向于在企业估值低位时进场设置,会越发严谨的筛选优质投资标的。四、A、B轮占比高,扩张期、成熟期企业受青睐,北上广占据半壁山河2014-2019年,从投资轮次看,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投资主要以A轮和B轮为主,两个轮次总投资案例数943起,合计占比凌驾60.9%;总投资金额420.1亿元,合计占比凌驾50.4%。从投资阶段看,2014-2019年,投资机构更多投资于处于扩张期和成熟期的医疗器械企业,扩张期、成熟期企业案例数占比凌驾64.3%,投资金额占比凌驾86.5%。
其中比力值得关注的投资事件有:迈瑞医疗在2016年12月获得国泰投资、恒泰华盛、大营资本等多家机构的团结B轮融资,金额达70.67亿元;华大智造在2019年5月获得金石投资、松禾资本、东证资本等团结2亿美元A轮融资。从投资地域看,2014-2019年,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投资地域漫衍广泛,涉及海内多个省市。
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投资相对集中在北京、广东、上海三地,披露投资案例数划分为341起、268起、265起,合计874起,占全部投资案例数的56.5%;投资金额数划分为140.8亿元、165.2亿元、181.2亿元,合计487.2亿元,占全部投资金额的58.4%。此外,医疗器械行业投资热度较高的另有江苏、浙江、山东、湖北等地。
整体来看,中国生长活跃的医疗器械企业相对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域,平均建立时间一般凌驾20年,主要产物集中在体外诊断制剂及磨练仪器、医学影像等细分领域。凭据公然数据,2018年,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TOP10总营收为583亿元人民币,占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11%,远低于全球医疗器械市场44%的行业集中度。
五、体外诊断、生命支持与基础器械、医学影像等领域投资热度高2014-2019年,从细分行业上看,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体外诊断、生命支持与基础器械、医学影像三个领域。从披露投资案例数看,体外诊断 、生命支持与基础器械、医学影像划分为481起、225起、218起,合计占 总披露投资案例数的59.7%;从披露投资金额看,体外诊断、生命支持与基础器械、医学影像划分为204.8亿元、188.61亿元、183.71亿元,合计占总投资金额的69.2%。六、IPO依然是投资机构最优选择的退出方式,退出案例占比超50%近年来,我国医疗器械领域投资主要以创业型资本和发展型资本为主。
一方面,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生长起步晚,企业生长初期多以分销、代销为主,积累原始资金,对企业未来的计划不明确。另一方面 ,医疗器械行业有很高的技术壁垒,中小企业难以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去自主研发,融资需求虽然大,但产物研发乐成与否另有待时间验证。
因此,早期机构往往出于对风险因素的思量,对医疗器械企业投资较为审慎,而起步较早的医疗器械企业,在前期企业生长积累足够资本后,对内自主研发、对外并购,结果颇丰,陪同政策利好,因此受到VC和PE的高度关注。现在,中国医疗器械投资市场最主要的退出方式包罗首次公然上市(IPO)、吞并收购、股权转让等。通过IPO退出是获得高回报最理想的方式,并可为乐成退出的投资机构带来较高的声誉。
2014-2019年,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退出案例数共488笔,退出金额共501.0亿元。其中,IPO退出258笔,占总退出案例的52.8%,退出金额达347.37亿元,占总退出金额的69.3%;其次是以并购的方式退出,共71笔事件,数量占比14.5%,退出金额达83.19亿元,占总退出金额的16.6%。
作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医疗器械市场,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空间庞大,一场全行业的厘革已经拉开帷幕。从资源来看,中国富厚的物质原料、制造业基础和大量回流的医学人才,无疑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生长的坚实基础。从供应方面来看,医疗器械工业上游生长加速,已实现较大部门的自产,焦点技术研发水平和产物化能力也有显着提升,国产替代历程进一步加速。从市场需求来看,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深,分级诊疗政策拉动下层市场扩容,人们对康健生活的追求等,都将成为中国医疗器械生长的连续动力。
从政策来看,中国从器械尺度化体系建设、深化审评审批等方面增强严格的核查与羁系,监视各企业的行为及其产物的质量,各企业也应凭据自身产物,实时调整生长战略。当前,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出现低技术化、低集约化、低附加值的格式,中小企业多 ,市场竞争散乱,缺乏规范化治理。
纵观全球医疗器械巨头生长历程,并购都是不行或缺的一环。因此,在加大研发、实现技术升级和产物颠覆的同时,通过并购整合焦点业务、降低内部研发风险、提高市场份额,也成为医疗器械企业的新生长模式。
总体来说,对内加大研发,对外整合并购,将会成为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加速发展的必经之路。“ 销售+研发+并购”三驾马车,将配合拉动海内医疗器械企业未来的可连续增长。
本文关键词:【,行业,泛亚电竞网,深度,】,医疗器械,梳理,体外,诊断,一
本文来源:泛亚电竞online官方-www.gzszcf.com